5月23日,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基金委共同在京召开全国基础研究工作会议。这是继1989年、2000年以来第三次召开全国性基础研究大会。
基础研究是创新之源,是未来科技发展的内在动力。站在“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十二五”开局,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的基础研究走向何方?科技部基础司司长张先恩就此做了权威解析。
新世纪基础研究诸多成就“瞩目”
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实施以来,紧密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我国基础研究快速发展,在若干科学前沿取得了高水平成果,正在由“量”的增加向“质”的提升转变。
我国稳步推进基础学科发展,促进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进步,推动学科均衡协调发展,形成了较为合理、多层次的学科领域布局。基础研究的成就突出表现在“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能力不断增强。
载人航天、青藏铁路、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成功的背后是基础研究的长期积累和多学科综合交叉。能源、农业、生命、环境科学的深入研究以及对深海、深地、深空的探知,为解决粮食安全、疾病控制、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等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奠定了科学基础。
尤其这几年,我国在高温超导、纳米科学、量子通讯、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和古生物学等方面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一些领域挺进世界先进行列,彰显了我国的科研实力。
各地“雨后春笋”般兴起的创新基地、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科学工程等基础研究基地,日益成为中华民族自主创新的骨干力量。目前,我国有国家重点实验室382个,包括在高校和研究院所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261个,试点国家试验室6个。可喜的是,企业开始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全国9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骨干企业陆续建成。
科技论文发表和被引总数“双双增长”
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0年6月对汤森路透集团科学网数据库的检索,2000至2009年,我国科技论文发表总数为65.9万篇,世界排名第五,10年论文被引总数为363万次,位于世界第八位。2008年以来,我国每年被SCI收录的论文跃居世界第二,2010年超过15万篇。
张先恩说,大家看到我国被引次数排名不像论文产出排名那样靠前,这不意味着中国论文影响力的提升速度低于数量增长。他解释说,论文影响需要较长时间段考察,论文引用有一定的滞后性。同时,被引次数的统计用10年段考察时,最近年份引用次数的“进步”会被以前年份“稀释”。
评价论文质量另一重要指标是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情况。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里,我国科学家在Nature和Science上分别发表论文248篇、306篇,在各主要学科经典专业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达到6%,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大幅度上升。
这足以证明中国科学家在世界前沿科学领域已经占有“一席之地”,并呈现良好的上升态势,中国在世界科学中的地位大幅提高。 |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