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重要新闻

重要新闻

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五届学术委员会举行第三次会议

来源:null   发布时间: 2020-01-17  

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五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2020112日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过程大厦5楼多功能厅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学委会专家赵国屏院士、沈倍奋院士、阎锡蕴院士、曹竹安教授、崔一民教授、杜冠华研究员、金奇研究员、刘铮教授、刘双江研究员、马大龙教授、马光辉研究员、苏志国研究员、徐明波教授、杨立荣教授、元英进教授(委员按姓氏拼音排序),列席会议的有重点实验室正副主任、课题组长、学术骨干与学生代表。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重点实验室处侯宏飞处长、过程工程研究所朱庆山书记、科研规划管理处杨秀红处长受邀参加了会议。

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马光辉研究员首先致欢迎辞,对各位委员在百忙之中莅临会议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朱庆山研究员代表依托单位感谢学术委员会对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期一贯的支持,希望学委会的各位院士和专家对重点实验室的发展方向、队伍建设和开放交流等方面继续给予积极的指导和帮助。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侯宏飞处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在科研水平上的显著进步以及在国内外学术合作上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会议由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赵国屏院士主持。重点实验室主任马光辉研究员做了题为《面向科学前沿和国民经济重大需求,解决生物科学基础向应用转化的难题》的重点实验室年度工作报告。报告强调了2019年是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的关键而特殊的一年,介绍了重点实验室2019年发展思路,对重点实验室2019年度整体进展做了汇报:2019年新增项目29项,其中主持25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主持2项;发表SCI论文104篇,其中3CNS子刊,获得国内外专利授权62项,专利实施3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3项。报告针对上年度学术委员会建议和实验室自身的优势简述了2019年在疫苗合成工程的系统平台方面的重点部署,并对高活性的部件组装机制、新型个体化/精准疫苗底盘、生物化工产品工程三个方面的代表性科研进展进行介绍,特别提到2019年重点实验室在新型疫苗和免疫制剂方面不仅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而且在临床转化上取得了新的进展;实验室在生物产品和装备的成果转化方面也取得了多项成果。最后在人才培养和引进、国际合作和交流、学科交叉合作成果以及2020年计划(重点强调了科研部署、青年人才和国际化人才培养)。随后由张松平、杜昱光、张欣、周蕾4位学术带头人分别就《多酶催化系统新载体的构建和应用》、《微流控器官芯片的构建及应用》、《基因-干细胞协同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和《集成创新与系统工艺:基于微流控、纳米材料新型检测技术探索与应用》向各位专家进行了汇报。

学术委员会委员们认真听取了上述报告,并围绕实验室年度工作报告和4项进展报告的内容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和分析,分别从实验室定位和发展方向、人才结构调整、创新机制和对外合作4个方面对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下一步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宝贵建议。专家们一致认为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生物化工与医学工程结合的特色已经非常明显,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下一步需进一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强与应用方的沟通,抓住共性问题,考虑实际应用中的关键要素(安全有效可靠可控),结合国情,利用已有的优势技术和平台,争取把生物医药相关基础研究成果往产业界推进一步。

最后,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马光辉研究员感谢各位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表示将总结和提炼专家的建议并落实于重点实验室今后的工作中,以期取得更快更大的进展。此次学术委员会会议的召开对实验室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将有助于实验室通过对已有的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进一步凝炼实验室特色研究方向,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使实验室的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下午,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还举办了生物化工前沿及交叉研究高端论坛,特别邀请了赵国屏院士、李春教授、苏海佳教授和陈国强教授分别做了《合成生物学技术-平台与创新》、《植物天然产物的酶转化与微生物合成》、《人工多细胞体系的高效构建与协同机制》和《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及其应用》学术报告。100余位师生参加了论坛,聆听了专家报告,并与专家进行了热烈的学术讨论和深入交流。

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五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合影

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五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会议现场

生物化工前沿与交叉研究高端论坛特邀报告人

重点实验室领导主持和讲话


附件下载: